随着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以 3D/2.5D IC 为核心的芯片集成技术正重塑半导体产业格局。据 Future Market Insights 报告,2025 至 2035 年该市场将以 9.0% 年复合增长率扩张,从 583 亿美元增至 1380 亿美元,中国以 12.2% 增速领跑全球。
集成芯片通过芯粒异构集成与先进封装,实现性能、功耗与成本优化,缓解 "内存墙" 等瓶颈,其重要性正超越制造环节。在设计端,华大九天推出 Empyrean Storm 平台,支持 HBM 等协议多芯片自动布线;芯和半导体仿真工具可实现系统级信号与电磁分析,打破国际 EDA 厂商垄断。
设备领域,混合键合技术成竞争焦点。荷兰 BESI、ASMPT 占据先发优势,而中国厂商加速突围:拓荆科技已实现国产键合设备装机量第一,推出多系列键合及量测设备并获重复订单;迈为股份全自动晶圆级混合键合设备已交付客户。
存算一体作为重要应用方向,国内企业成果显著。后摩智能 "漫界 M50" 芯片支持千亿参数模型运行,知存计算量产 NOR Flash 存算一体芯片。国际上,台积电、三星等争相布局 3D IC 组件,SK 海力士、三星则将混合键合用于 HBM 研发。
从 EDA 到设备再到应用,中国在集成芯片产业链关键环节多点突破,正这场决定产业未来的竞赛中奋力追赶。
11月7日,以“共建自动驾驶新生态共创自动驾驶新价值”为主题的第一届自动驾驶出行生态论坛在深圳举办。论坛现场,郭跃/摄论坛现场紧扣产业痛点与前沿趋势,围绕自动驾驶生态构建展开探讨。主题演讲环节,车百会理事长张永伟发表...【详细】
记者从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获悉,3日,三项应用于8.6代大尺寸OLED屏量产线的高端装备在成都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显示装备领域获得新突破。眼下,OLED显示屏正在从手机向电脑、车载设备等中大屏幕应用场...【详细】
11月3日,A股存储芯片板块午后迅速回暖,万得存储器指数收涨2.69%,航天智装、太极实业涨停。机构认为,在需求激增之下,全球存储芯片进入新一轮涨价周期。同时,国产DRAM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叠加行业景气度回升,看好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