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 » 产 业 » 医•药•健康 » 正文

中外药企将在更高维度展开竞争

2025-10-23 08:32:58 来源:证券日报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公告显示,80个药品注册证书予以注销。其中包括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的氯雷他定片、辉瑞制药(无锡)有限公司的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等进口药品。

深入了解可知,这些药品注册证书的注销,主要是企业基于市场变化作出的常规商业决策。具体来看,面对仿制药的集中上市,部分原研药(即最早研发并上市的药品)在专利保护期到期后,利润空间被压缩;有的产品因原料供应问题已无法继续生产;部分药品在国内获批之后商业前景不明朗,因而主动申请注销药品注册证书。

事实上,这些药品注册证书的注销也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上述多款药品在国内已有充足的替代供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国内市场有35条氯雷他定片的药品批文;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的药品批文为33条;此外,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等品种也实现国产化并在国内销售。

近年来,国内仿制药质量显著提升,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可及、可负担的用药选择。尤其是那些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其质量与疗效已与原研药达到同等水平。这也印证了我国医药工业体系的日趋完善和供应链韧性的增强。

另一方面,这是企业顺应市场规律的必然选择。随着国内医药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跨国药企在成本、利润和全球战略的综合考量下调整产品线,实属正常商业行为。特别是在仿制药领域,“专利悬崖”效应显现,原研药市场份额被更具价格优势的仿制药替代,这已成为全球医药市场的普遍规律。

当前,中国医药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过去依靠专利过期原研药“躺赚”的时代已经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以创新药为核心驱动的新生态。随着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国家医保目录药品谈判等政策的深入推进,药品价格理性回归,资源持续向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倾斜。

需要看到的是,跨国药企在中国正加大创新药的研发投入。例如,10月份,勃林格殷格翰宣布未来5年在华研发投入超过50亿元。阿斯利康、辉瑞、诺华等跨国企业也持续扩大与中国生物科技公司的合作。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医药市场持续扩大、创新生态日益完善,中外药企将在创新研发、临床价值等更高维度上展开竞争,推动我国医药健康产业迈向更高质量的未来。

责任编辑:蔡媛媛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中药企业加速布局经典名方

枇杷清肺饮颗粒、温经汤颗粒、苓桂术甘颗粒……一系列源自古籍的经典名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代中药制剂,涌入药品市场。截至目前,仅神威药业一家企业今年就有3个经典名方相继获批,凸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专家表示,经典名...【详细】

经济参考报医•药•健康2025/11/12

研发创新与商业转化共振 创新药企透露行业发展新动向

近日,恒瑞医药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恒瑞医药董事、总裁、首席运营官冯佶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中国创新药市场正迎来高速发展期,公司作为本土领军企业,将持续受益于政策支持及行业拓展机遇。与此同时,近期,迪哲医药...【详细】

中国网医•药•健康2025/11/07

跨国药企加码中国市场 深化本土创新布局

近期,多家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展开新一轮战略布局,从研发中心到生产基地,从数字化创新到全产业链投资,一系列动作彰显出中国在全球医药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地位。10月25日,美敦力数字化医疗创新基地暨美敦力博物馆在北京国际...【详细】

证券日报医•药•健康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