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15日,A股超过3420家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实施完毕,合计派现超2万亿元,真金白银流向投资者账户。在年报分红落袋之际,值得关注的是,一大批上市公司的中期分红规划接过“接力棒”,截至目前,A股已经有超过324家上市公司发布中期利润分配相关预案,相比上年同期数量翻倍。
去年4月份,新“国九条”明确,要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而中期分红,是指上市公司在年报公布之后给股东的年度分红外,在全年的其他时间再次给股东的分红,多在半年报和三季报后实施。
相比年度分红,中期分红决策更具灵活性,可以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在笔者看来,2025年刚刚过半,上市公司就积极披露中期分红规划,向市场传递了三大信号。
第一,中期分红是上市公司向资本市场传递经营质量信号的“晴雨表”。中期分红不仅能够及时反馈上市公司阶段性经营成果,更能体现管理层的信心——愿意在年中就把真金白银分给投资者,说明其对全年经营业绩持续稳健发展的预期和底气。
从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制定和披露中期分红计划可以看出在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有力支撑下,A股上市公司业绩整体稳中有进,内生稳定性不断增强。这也与当前A股中报预告情况相呼应。截至7月15日午间,1494家上市公司已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55.1%经营改善(业绩改善包括预增、略增、续盈、扭亏和减亏),相比去年同期略有提升。
第二,中期分红是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稳步提升的表现。上市公司制定分红政策时,不仅要综合考虑自身盈利水平、资金支出安排和债务偿还能力,同时还需严格履行分红决策程序。在常规的年度分红之外进行中期分红,对上市公司来说是更多一重考验。
上市公司积极规划中期分红,反映了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在各项政策的引导下,上市公司治理合规性和透明度不断提升。反过来说,中期分红的常态化,也已成为上市公司不断提升治理质量和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第三,中期分红展示了上市公司提升估值的决心。分红是上市公司提升估值的重要着力点。在年度分红之外,追加年中“红包”已成为上市公司积极回馈股东、增加投资者获得感的实质性举措。稳定或增长的分红,尤其是中期分红能更好地吸引看重现金回报的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如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等。
事实上,今年以来,银行股股价之所以能够不断刷新新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在低利率的大背景下,银行作为高分红资产备受投资者追捧。目前,已有多家银行释放出中期分红的积极信号,有望为其股价进一步提供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随着中期分红由政策驱动转向内生驱动,推出中期分红逐步成为上市公司的常态化选择,中国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机制有望迎来系统性重塑,上市公司也将构建起“治理优化—分红提升—估值重塑”的良性发展循环,实现投资者与企业共创共享的新格局。
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在9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政策措施》坚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协同发力,以扩大优质供给为切...【详细】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今年下半年以来,共有415家外资机构现身A股上市公司调研名单,合计调研次数达1885次。外资机构密集调研反映出对中国经济韧性、A股市场投资价值及细分赛道机遇的高度关注。从调研频次...【详细】
记者从海天味业了解到,近日,公司依靠爆款餐饮综艺IP《一饭封神》进一步增加了“曝光率”。这是公司为迎接国庆与中秋“双节”传统消费旺季,开展的线下线上联动的主题促销活动之一。海天味业搞促销活动是大消费行业公司备战“双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