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 » 产 业 » 汽车 » 正文

终止发动机合资业务 三菱汽车在华全面退场

2025-07-24 10:55:15 来源:北京商报

随着发动机合资业务终止,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中国市场。7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三菱汽车已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三菱”)的合资合作,并全面停止该合资公司的发动机业务运营。

此前,三菱汽车终止在华发动机业务已有征兆。今年7月2日,航天三菱已更名为“沈阳国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同时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等股东已悄然离场,股东变更后的名单中出现北京赛苜科技有限公司。

资料显示,航天三菱成立于1997年,由三菱汽车与中国航天汽车等企业共同组建。1998年,该公司开始生产发动机,并向三菱品牌汽车制造商及众多中国车企供货,曾在国产车型中占据三成市场份额。

在外界看来,三菱汽车在华的发动机合资业务,从“躺赚”到退出,与中国品牌的崛起不无关系。据统计,此前长城、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等自主品牌的部分车型,均曾搭载三菱发动机,但随着中国品牌的发动机自主研发能力提升,以及新能源车销量狂奔,三菱发动机的销量面临挑战。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乘用车销量为2260.8万辆,同比增长3.1%。其中,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为1155.8万辆,同比下降17.4%。同时,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销量达1158.2万辆,同比增长39.7%。其中,纯电车型销量达771.9万辆,同比增长15.5%。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目前中国车市向电动化加速转型,同时在燃油车领域,中国品牌的发动机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提升,也让三菱汽车发动机逐渐边缘化。

对于本次退出在华发动机业务,三菱汽车方面坦言,鉴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转型,三菱汽车对该地区的战略进行重新评估,并决定退出在华发动机合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终止在华发动机业务前,三菱汽车已退出在中国的整车业务。2012年,广汽集团、三菱汽车、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三方达成合作,广汽三菱正式落地,在华生产三菱品牌车型。数据显示,2017—2019年,广汽三菱销量分别达11.73万辆、14.4万辆、13.3万辆。其中,2018年国内车市进入调整期,广汽三菱实现逆势增长,全年销量同比增长超两成,主力车型欧蓝德的年销量更是首次突破10万辆。

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和中国品牌崛起,广汽三菱的市场竞争力逐渐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广汽三菱产能利用率仅为3.33%。2023年,三菱汽车宣布将退出中国市场,同时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广汽三菱重组的关联交易公告》,拟对广汽三菱、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实施股权调整等重组事项,重组完成后广汽三菱将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2024年,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变更为湖南智享汽车管理有限公司,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退出股东行列。

随着本次退出在华发动机合资业务,三菱汽车在华版图全面退场。

责任编辑:蔡媛媛
分享到:

相关推荐

中国新能源汽车月度渗透率首超50%

蓬勃发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创造新纪录——1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召开沟通会发布最新数据:2025年1至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实现较高增长。其中,10月新能源车月度渗透率(新能源汽车...【详细】

中国网汽车2025/11/12

深度剖析产业发展生态,揭示未来出行无限可能

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推动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向更具智能的移动生活空间转型。对于消费者而言,汽车将承载更多生活场景与功能;对于汽车服务生态链上的企业,这不仅是技术升级的机遇,也将催生全新的商业模式与增长路径。目前...【详细】

央广网汽车2025/11/10

新能源转型迎阵痛期 德系汽车三巨头业绩疲软

近日,德系汽车三巨头——梅赛德斯-奔驰、宝马集团、大众集团相继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在高昂的电动化转型成本等因素影响下,其业绩集体承压。业绩集体承压大众集团财报显示,2025年前9个月,大众集团营业收入为238...【详细】

中国网汽车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