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 » 要 闻 » 热点 » 正文

十部门发布实施方案 拓展农产品消费新空间

2025-08-01 08:27:17 来源:人民日报

新式茶饮、低脂奶酪、谷物能量棒……不同于传统的米面油、肉蛋奶、果菜茶需求,如今消费者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化、个性化、功能化,许多新的消费场景也在不断出现。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9个方面23项具体举措。

如何优供给?

农产品消费的源头是农业生产。今年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9%的较高水平。“十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认证数量较“十三五”末增加70%,每年向社会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6097.8亿元,带动农产品生产向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迈进。

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遴选发布了哈尔滨红肠、郫县豆瓣、西湖龙井茶等39个第一批重点培育的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引导各地深入挖掘本地区粮油、畜禽、果蔬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加大精深加工转化力度。“食品工业上游承接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下游拉动日常饮食消费,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持,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表示。

如何畅流通?

农产品消费一头连着农业生产、一头连着百姓生活,流通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建设畅通、安全、高效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有利于降低流通损耗、提升农产品消费品质,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张祥表示。

推动建设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商务部加快健全农产品供应链,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2024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

作为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每年仅生鲜农产品消费规模就达10亿吨。生鲜农产品跨越山海,从产地到餐桌一路“鲜”已经不是问题,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冷链物流的支撑和保障。冷链跟不上,配送跟不上,就会限制生鲜农产品消费。

“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部聚焦“最先一公里”,持续推进产地冷链物流网络建设。实施中央财政冷链项目,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超9800万立方米,比“十三五”末翻了一番。

“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十五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重点就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预冷设施、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以及产后处理能力建设作出部署,持续优化产地冷链物流网络。”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说。

如何活市场?

“村BA”、村跑、村创……从消费场景看,消费者在关注农产品品质与安全的同时,越来越关注体验感,呈现游购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等趋势。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是塑造消费新场景、拓展消费新空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深入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构建‘点线面’结合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格局,持续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农业农村部副部长江文胜说。

依托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开发农事体验等新业态新产品,打造城乡居民消费好去处。2024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成为旅游业场景创新、业态融合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如何活跃城乡消费市场?实施方案提出,持续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等,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2024年,各地组织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3000多场次,累计带动农产品消费300多亿元。“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将开展‘百名主播+千个乡村+万种产品’公益助农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打造更多消费场景。”雷刘功介绍。

责任编辑:蔡媛媛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情绪消费驱动产业升级 “双11”宠物经济活力释放

“每天回家,我的田园犬‘墩墩’会扑到怀里,让人感觉很治愈。”大学生张洁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今年“双11”,她已经为爱犬备上未来一段时间的食物。当前,有不少人像张洁这样,家中的宠物角色从“功能性伴侣”向“家庭成员”转变...【详细】

中国网经济参考2025/11/12

借力“双十一” 金融加码促消费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不仅是电商平台的消费盛宴,更是金融机构促消费的重要舞台。随着今年“双十一”消费高峰的到来,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商业银行不仅将信用卡、储蓄卡作为核心发力渠道,推出多重支付优惠,更借力个人消费贷款财...【详细】

中国网金融2025/11/11

进博会上观消费:更健康 更有趣 更智能

在11月5日开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层出不穷的智能化产品、满足情绪价值的潮品集中亮相,折射出消费新题材、新场景、新趋势。进博会以开放姿态为全球企业铺就“秀成果、拓市场”的通道,成为洞察中国消费市场新趋势的关...【详细】

中国证券报活动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