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 » 要 闻 » 企业要闻 » 正文

汾酒“第一车间”落子新疆奇台 筑牢清香品质根基

2025-08-08 08:48:35 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玉露金风报素秋,又到一年丰收季。在溽暑未消、凉风渐起的夏秋之交,山西汾酒远赴五千多里之外,将“汾酒第一车间”深入北纬45°大麦产区新疆奇台县,汾酒“第一车间”再落新子。

曲为酒之骨,对于清香型代表汾酒而言,大麦是制作优质大曲的主要原料。大麦酶系发达、淀粉含量适中,能够为固态发酵提供适宜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促进酒曲的发酵,还可以给酒体提供麦香味与清香味。可以说,大麦的品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酒的品质。

新疆奇台县,是中国著名的“麦乡”,此次汾酒“第一车间”选定的新疆奇台县,正是用于汾酒制曲的专用大麦制种基地。“第一车间”的再度落子,是汾酒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反映了汾酒从源头把好品质关的决心。

远赴黄金产区,锁定品质基因

新疆奇台县地处北纬45°黄金种植带,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全年无霜期约160天,独特的光热资源与天山雪水灌溉形成大麦生长理想环境。该地区拥有4000年耕作历史,是国家认证的“大麦之乡”,产业基础深厚。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郭刚刚介绍道,“奇台位于天山北麓,属中温带大陆性半荒漠干旱性气候,气候条件相对适宜的同时,光照又相当充沛,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全年约160天的无霜期,加上雪水浇灌、肥沃的土壤……为麦类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悉,目前汾酒已在北纬36°-45°黄金种植带建成140万亩原粮基地,覆盖高粱、大麦、豌豆等核心原料。创新推行“土地备案+五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规划、供种、施肥、防治、收购),实现原粮标准化管控。

原粮基地与酿酒专用粮的组合,确保从源头上把控品质。在酿造工艺上,汾酒传承了古法酿造技艺,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完善,形成了独特的“清蒸二次清”工艺和地缸发酵技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酿酒工艺,在汾酒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增添更多卓越品质特性。

科技赋能育种,定制酿酒"芯片"

针对传统大麦与酿造工艺适配度不足的痛点,汾酒联合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定向培育专用品种“汾酒大麦1号”。

2024年,该品种在奇台完成百亩生产试验,成功经受极端风雨考验。田间测评显示麦穗饱满度、色泽等感官性状优异,产量达到预期标准。企业深度参与种源创新并主导品种命名,为行业提供了“育-种-酿”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本。

为何要培育专用大麦?郭刚刚指出,汾酒专用制曲大麦汾酒大麦1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培育,经过汾酒集团测试认定,联合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在新疆奇台开展示范推广的专用新品种,不仅亩产高、抗逆性强,其核心指标更精准契合优质白酒酿造需求,为后续制曲糖化及发酵过程奠定了卓越的原料基础。

在行业看来,“1号”的命名不仅象征着合作的起点,更深层地揭示了产业创新模式的一种进化,即企业正从产业链末端强势迈向源头环节,成为标准制定者、上游生产的深度合作者,这是“汾酒样本”在种业振兴命题下的独特贡献。

全链产业布局,构建品质生态

在奇台基地,汾酒通过订单农业模式锁定“汾酒大麦1号”种植规模,提前支付定金保障农户收益。种植户李俊山表示:“订单模式让1300亩大麦种植吃下定心丸”。该模式既稳定原料供应,又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同时,这也是对汾酒品质的深度赋能,二者一拍即合,共同交出互利共赢的答卷。汾酒希望打造一个从优选品种、优良原料到优质产品、优秀品牌的完整路径。在“十五五”关键节点,以订单模式构建乡村振兴的“汾酒样板”。

当下,站在“汾酒第一车间”IP第五个年头的里程碑上,汾酒以追求品质驱动的原粮征程更显价值。正如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在汾酒复兴纲领中所言,“抓好全产业链的管控,以更高标准和要求,用品质美誉度提升品牌忠诚度,是汾酒长周期发展的必然要求。未来,汾酒将继续以至诚纯粮之心,交出品质和社会责任的双重答卷,一如既往地将至善至美的白酒奉献给消费者。”

责任编辑:蔡媛媛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养殖企业多措并举增强经营实力

2025年以来,生猪价格保持在15元/公斤以下水平运行,根据多家养殖企业披露的数据,8月份生猪销售均价大多在13元/公斤至14元/公斤的区间徘徊。伴随着生猪价格逐步趋稳,生猪养殖企业正积极通过多种方式优化自身经营实力...【详细】

证券日报经济观察2025/09/19

科技、通信行业头部企业加码AIDC建设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演进,算力已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当下,科技、通信行业的头部企业均在不断加码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建设。面对激增的AI算力需求,传统数据中心供电、散热和物理空间等也面临挑战,架构承...【详细】

证券日报经济参考2025/09/18

政策协同 企业聚力汽车产业新旧动能加速迭代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我国汽车行业进入增长动能转换关键期,既要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核心技术瓶颈等挑战,也要抓住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机遇。为了推动汽车产业平稳增长,近期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积极发力,助...【详细】

经济参考报汽车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