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 » 产 业 » 医•药•健康 » 正文

迪哲医药营收增加亏损依旧

2025-08-25 09:02:49 来源:北京商报

上市近五年,迪哲医药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商业化盈利,但仍未摆脱亏损状态。8月22日,迪哲医药披露2025年半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74.4%。随着两款核心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迪哲医药首次实现商业化盈利,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77亿元。作为一家专注于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创新药企,迪哲医药虽已在商业化方面初步取得进展,但距离真正实现盈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高成本的研发投入、长周期的产品开发以及持续的累计亏损压力,仍是迪哲医药必须跨越的几大盈利门槛。

首次实现商业化盈利

财报数据显示,迪哲医药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7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77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4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4.19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81亿元。

迪哲医药的净利润还在亏损,但公司的营收已成功覆盖除研发费用外的销售、管理费用,首次实现商业化盈利。作为创新型药企成长中的重要指标,实现商业化盈利标志着企业不再单纯依赖外部融资“输血”,开始具备通过产品销售实现自我造血的能力。不过,迪哲医药方面未透露具体的商业化盈利金额。

本次迪哲医药半年报营收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两款核心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11月,舒沃哲(通用名:舒沃替尼片)和高瑞哲(通用名:戈利昔替尼胶囊)首次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并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医保目录的“加持”大幅提升了产品对患者的可及性,推动销售快速上量。

据了解,舒沃哲于2023年8月在中国获批首个适应症,作为迪哲医药首个商业化产品,舒沃哲上市后反响较好。财报数据显示,8月上市后至当年底,舒沃哲即实现销售收入9128.86万元。迪哲医药的另一款核心产品高瑞哲则于2024年6月获批上市。2024年,两款产品共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

就产品商业化表现、出海布局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迪哲医药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应。

高费用、长周期与历史“缺口”

在实现商业化盈利后,迪哲医药离真正盈利还有多远?

作为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迪哲医药成立于2017年,主营业务是创新型生物医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专注于恶性肿瘤和免疫性疾病领域,目前多数产品仍处于药物研发阶段,且需持续投入大量研发费用。

2025年上半年,迪哲医药研发费用为4.08亿元,同比增长6.66%,占营收比例高达115%,虽较上年同期的188.05%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位。销售费用2.68亿元,同比增长31.98%,两者合计6.76亿元,是营收的1.9倍,收支平衡尚难实现。

目前,迪哲在研管线中还有Birelentinib(DZD8586)、DZD6008等多款产品处于全球临床阶段,后续研发、临床试验、数据申报等仍需大量资金支撑,研发费用高企的状态短期内难以改变。

此外,对于未盈利就上市的创新药企而言,实现真正盈利不仅需要营收覆盖当期费用,更需填补累计亏损“缺口”。因为此前缺少商业化产品,再加上企业研发方面的高投入,迪哲医药也持续处于亏损状态。2018—2024年,迪哲医药累计亏损45.67亿元。

为了维持研发管线的推进,迪哲医药不得不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来填补资金缺口。今年2月,迪哲医药发布公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获证监会同意,募资不超过18.48亿元。根据迪哲医药公布的定增方案,本次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4156.53万股(含本数),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48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主要用于新药研发项目(10.417亿元)、国际标准创新药产业化项目(6.067亿元)、补充流动资金(2亿元)。

医药行业分析师朱明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迪哲医药在研管线的推进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资本市场融资虽然能够暂时缓解资金压力,但长期来看,公司仍然需要依靠自身的盈利能力来维持研发管线的推进和企业的持续发展。尽管公司已经实现了商业化盈利,但高额的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使得公司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收支平衡。同时,累计亏损的“缺口”也需要通过持续的盈利来填补,这对于任何一家创新药企来说都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责任编辑:蔡媛媛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整体营收净利均两位数增长 创业板三季报何以领跑

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已经披露完毕,创业板公司整体营收、利润增幅均斩获两位数增长,表现出色。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创业板已披露三季报的1388家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详细】

中国网证券2025/11/07

迈瑞医疗营收利润双降 多次超低价竞标引争议

近日,迈瑞医疗发布的业绩公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其中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8.83%。这背后是公司的国内业务持续承压,多次超低价中标引发舆论关注,并且频繁收购使商誉规模不到5年扩张了8倍多。就在此时,...【详细】

经济参考报医•药•健康2025/11/04

1元接手负资产! 大唐发电子公司收购亏损电力企业其余50%股权

10月28日晚间,大唐发电(SH601991,股价3.76元,市值695.85亿元)在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的同时,披露了一项收购交易。大唐发电公告显示,大唐发电全资子公司大唐安徽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公司)...【详细】

证券时报企业要闻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