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相关措施继续推进。市场监管总局8月28日召开综合整治市场竞争秩序防范非理性竞争部署推进会,对综合整治市场竞争秩序、防范非理性竞争相关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推动相关行业竞争加快回归良性有序轨道,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综合整治市场竞争秩序、防范非理性竞争的重大意义,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防范非理性竞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会议要求,强化执法办案,以重大典型案件查办彰显整治成效;注重打建结合,多措并举引导企业优质优价竞争;加强规则引领,着力构建防范非理性竞争的长效治理机制;坚持统筹协调,加快形成齐抓共管强大合力。
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已通过出台政策、曝光名单、定期召开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加大查处力度等多种方式整治市场秩序特别是“内卷式”竞争。今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就曾召开部分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围绕整治“内卷式”竞争听取意见建议;5月,市场监管总局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严厉查处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价格监管、推动行业加强自律依法竞争等10条举措整治“内卷式”竞争;6月,市场监管总局曝光一批“内卷式”竞争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从行业层面看,市场监管总局先后出台专项政策整治了质量领域、广告领域“内卷式”竞争,并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外卖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针对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业的乱象,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了动员部署会,以标准提升推动解决新三样产业“内卷”问题有关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此前曾发文表示,当前,不少行业进入新旧动能转换与存量竞争阶段,低价、低质、低水平竞争现象日益蔓延,不正当竞争、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多发高发,严重扭曲市场机制,损害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要聚焦人民群众关切,重拳整治劣质低价等市场乱象,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坚决遏制不正之风,净化市场竞争生态,维护市场机制的活力和有效性,推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年内已有27家A股上市公司因资金占用情况被交易所采取监管措施,监管层对资金占用行为的惩戒力度与规范决心可见一斑。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问题屡禁不止,根源或在于股权结构不...【详细】
跨境支付圈近两日一则消息引发关注,两家支付公司竟“打起来了”。近日,国内跨境支付公司杭州乒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PingPong”)以“商业诋毁纠纷”为由,将上海夺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夺境”)、上海...【详细】
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8月31日,我国境内股票市场(沪、深、北3家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全市场”)共543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全市场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1万亿元,同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