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新“国九条”出台以来,一年多次分红,成为上市公司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的重要手段。以沪市为例,在经历了2024年中期分红“井喷”后,2025年的中期分红再上台阶。截至8月30日,沪市公司已有406家上市公司公布半年报分红方案,分红公司数量和分红金额再创新高,其中,近六成公司连续两年半年报“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
233家公司连续两年半年报分红
在上述406家公司中,有233家连续两年进行半年报分红,占比高达58%,其合计分红4884亿元,占今年中期分红总额近九成,是绝对主力,且总额同比再增1.6%,稳中有升。
中高额分红阵营的派现水平则保持了高度稳定。数据显示,上述233家公司中,55家公司半年报宣告的分红金额超5亿元,其中76%的公司半年报分红金额保持在上期水平或有所增加。例如,山东黄金、紫金矿业在上半年业绩高增长的同时,分红额分别为8.05亿元和58.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120%,而重组实施完毕的国泰海通也给出了2025年半年报26.27亿元的分红计划,同比增长96.7%。
近年来,沪市公司积极响应“提质增效重回报”倡议,增强股东获得感。随着一批持续响应“中期分红”的上市公司脱颖而出,沪市中期分红的稳定性、可预期性也在不断强化。
除常规的年报分红“不缺席”外,据统计,有26家公司去年半年报、三季报、今年半年报都进行了分红,积极践行“一年多次”派发红包。去年多次分红的中国西电、平高电气受益于电网投资建设力度,今年半年报业绩增长分别为30%、24.6%,两家公司此次分别计划分红2.41亿元、2.55亿元,同比增加 34.3%、36.2%。
中期分红持续“扩围” 大额分红频现
406家公司中,除连续两年均实施半年报分红的公司外,剩余173家沪市公司则是在新“国九条”提出“一年多次分红”之后,首次在半年报进行分红,成为沪市公司中期分红“扩围”的主要力量。
例如,海尔智家在今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分红金额超25亿元,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20.83%。药明康德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亿元,同比增长101.92%。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宣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共计派发现金红利约10.03亿元,这也是该公司在年初已经进行首次特别分红10亿元的基础上,历史上首次中期分红。
除队伍“扩容”外,今年半年报分红也呈现出分红比例创新高、大额分红频现的特点。
从整体现金分红比例来看,2025年半年报分红的公司现金分红比例平均值约为57.42%,较2024年中期分红比例均值40.95%大幅增长。此外,有14家公司分红比例超过100%,超五成的上市公司分红比例在30%—100%之间。
思维列控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89亿元,同比增长23.35%;归母净利润达3.04亿元,同比增长59.76%。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1元,分红总额8.01亿元,占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63.77%,超过100%。吉比特在去年半年报、三季报分别派现3.23亿元、1.44亿元,到今年半年报给出“10派66”的分红方案,对应金额4.74亿元,同比增长46.7%,这一分红占当期归母净利润比例高达73.46%。
大额红包方面,14家沪市公司中期分红金额超过百亿元,55家公司分红金额超过10亿元。比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拟中期分红总额合计超740亿元。其中,中国移动中期分红金额超540亿元,为沪市最高。
家电行业正加速从单一产品向全屋智能生态转型,跨界融合与技术创新成为主要驱动力。格力、美的、海尔等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智能家居系统,推动“家电—家居—智能”一体化发展,开启新一轮行业竞合与增长路径。格力电器官网“零碳健康家...【详细】
临近年末,上市公司在盘活存量资产方面动作频繁。《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近期近20家A股上市公司集中发布了资产出售、股权转让或房产处置公告,交易金额从数百万元到数亿元不等。从公告内容看,不少公司通过出售闲置或非...【详细】
1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白皮书提出,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中国大力提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