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 » 要 闻 » 热点 » 正文

上市公司可四步骤接住“人工智能+”红利

2025-09-03 08:28:51 来源:证券日报

国务院日前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各行业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对作为市场主体“优等生”的上市公司而言,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落地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而答题的关键不在于“快”,而在于“准”。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落实“人工智能+”行动需抓好四大关键步骤:理清自身定位、明确阶段目标、构建协同模式、筑牢风险防线。走好这四步,人工智能才能助力上市公司穿越经济周期,成为支撑其稳健发展、赢得投资者充分信任的核心力量。

首先,找准定位,拒绝跟风式布局。上市公司深耕“人工智能+”,最忌盲目跟风与同质化复制,必须先清晰界定自身“能力圈”,选定合理的主攻方向。要明确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角色,精准梳理所处行业的痛点、难点与共性问题,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自身核心优势深度融合,形成兼具特色与实效的解决方案。唯有如此,方能在能力边界内打造新的竞争力。

其次,量化目标,告别口号式规划。上市公司落实“人工智能+”行动,需摒弃空泛口号与模糊规划,用可衡量的量化指标锚定短、中、长期考核目标,核心是“穿透概念看实效”。与其用“打造AI生态”“布局智能未来”这类抽象表述,不妨以“产品成本降低多少”“某环节效率提升多少”“目标市场份额增长多少”等硬指标说话,让投资者直观感受到人工智能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再次,协同发力,打破单打独斗困局。“人工智能+”行动落地绝非单个企业能闭门造车,上市公司需善用“借船”与“造船”思维,构建灵活高效的业务协同体系,核心是让技术真正融入生产实践。对于技术储备少、起步晚的上市公司,可“借船出海”,直接引入成熟技术解决具体问题;有一定技术积累的上市公司,则可“造船出海”,联合上游设备商、下游客户搭建“模型+算法+数据”共享平台。这种协同不仅能降低研发成本,更能让成熟方案快速落地到实际场景中。

最后,严守合规,筑牢风险防控底线。人工智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潜藏数据安全、技术伦理等风险,上市公司须将合规与风险防控贯穿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全程。在收集用户数据和生产决策数据时,需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坚决避免因数据滥用、隐私泄露、算法歧视引发合规风险。在合规框架内稳步推进计划,确保每一步投入都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最终为投资者创造稳健、长远且可信赖的经济回报。

责任编辑:蔡媛媛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电动化、智能化赋能零部件行业锚定新增量

随着2025年上半年财报陆续出炉,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今年以来,汽车产业变革持续演进,市场竞争更趋激烈,零部件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是主流,但不同企业也有各自的具体情况。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详细】

环球网汽车2025/09/18

物业上市公司高管密集变动

近期,物业行业人事调整消息频出。多家物业上市公司宣布管理层调整,涉及总裁、董事长等核心岗位。中指研究院物业事业部研究副总监彭雨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存量竞争阶段,物业管理层换帅不仅是人员的更替,更是企业战略意图变...【详细】

中国网房地产2025/09/18

“人工智能+”行动持续深入

自8月份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等迅速落实并部署相关工作,旨在加快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千行百业。9月1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详细】

证券时报科 技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