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当月零售销量约为97.6万辆,较去年同期上涨10.5%,反映出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及产业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整体汽车市场进入传统淡季的背景下,新能源板块依旧展现出较强的抗周期特性。乘联会分析指出,尽管部分消费需求已在前期政策刺激下提前释放,但得益于车企持续推出新车型、优化服务体验,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稳步提升,推动了市场的持续增长。
从品牌结构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同时,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车企旗下的新能源子品牌也表现活跃,多款车型销量突破万辆。此外,随着电池成本下降和技术迭代加速,主流电动车型的价格区间逐步下探,吸引了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值得注意的是,出口市场也成为拉动新能源销量的重要引擎。多家中国车企加快海外布局,7月新能源车出口量同比实现显著增长,彰显出“中国智造”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行业专家认为,随着国家层面及各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延续,如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的优化实施,以及车企下半年新品投放节奏加快,新能源车市有望延续稳定向好态势。预计在“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带动下,市场活力将进一步增强。
但与此同时,行业也面临部分挑战,包括市场竞争加剧、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链稳定性等问题,仍需相关各方协同应对,以推动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分析人士建议,车企应持续聚焦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挖掘,优化产品结构并拓展海外市场,从而在快速变革的行业格局中巩固竞争优势。
蓬勃发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创造新纪录——1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召开沟通会发布最新数据:2025年1至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实现较高增长。其中,10月新能源车月度渗透率(新能源汽车...【详细】
当乘用车市场步入新能源的下半场,商用车也迎来新能源化拐点和全球化爆发期的关键时刻。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商用车展览会11月10日至13日在湖北武汉举行。比亚迪、一汽解放、东风股份、中集车辆等厂商的23辆新车在展会上全球首...【详细】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到2030年,协同高效的多层次新能源消纳调控体系基本建立,持续保障新能源顺利接网、多元利用、高效运行,新增用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