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 » 产 业 » 证券 » 正文

上半年大赚逾1000亿元,A股这一板块要“起飞”?

2025-09-08 16:13:21 来源:中新网

5日,A股一改近期弱势,发力上攻,三大股指集体收涨,沪深两市成交总额逾23000亿元,逾4800家个股上涨。

板块方面,有“牛市旗手”之称的证券板块当天上涨0.57%。尽管涨幅不大,但有业内人士看好证券板块后市行情,其背后重要原因在于上市券商的业绩表现。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超65%

根据金融数据服务商万得资讯(Wind)统计,今年上半年,42家A股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518.66亿元;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1040.17亿元,同比增幅超65%。

与行业整体情况相比,上市券商净利增速更快。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此前发布的数据,证券公司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显示,150家证券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约1122.8亿元,同比增长约40.37%。

整体来看,42家上市券商上半年业绩全部飘红,全员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10家券商净利润实现超100%增长。

有两家券商净利同比更是增长10倍以上:华西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5.1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逾1195%,其增速在上半年的上市券商中拔得头筹。紧随其后的是合并券商国联民生,其归母净利润在今年上半年实现逾1185%的大幅增长。

山西证券分析师孙田田表示,受益于A股市场情绪回暖及交投活跃度的提升,2025年上半年上市券商业绩普遍回升,经纪、投资业务对券商整体业绩贡献较大。其中,上市券商上半年经纪业务合计同比增长逾43%,投资业务合计同比增逾53%。

行业“一哥之争”加剧

就行业格局而言,头部公司竞争愈发激烈。

就营业收入而言,上半年,中信证券以约330.39亿元的营收摘得行业榜首,国泰海通则以约238.72亿元的营收紧随其后。

就净利润而言,上半年,国泰海通以约157.37亿元的净利润登顶行业第一;中信证券以约137.19亿元的净利润罕见位居行业第二,国泰海通打破了中信证券多年来中期净利润连续排名行业第一的纪录。

就总资产规模而言,随着券商并购重组的落地,两家万亿元级别的“航母”券商资产规模逐渐靠齐。截至今年6月末,中信证券总资产约18077.31亿元,继续保持行业第一;并购重组完成后的国泰海通同期总资产约为18046.19亿元,与中信证券仅相差31亿元左右。

中航证券分析师薄晓旭表示,监管层明确鼓励行业内整合,在政策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并购重组是券商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券商并购重组对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以及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行业整合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规模效应。

8月A股新开户数大增 券商估值有望上升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新开户数据显示,今年8月上交所A股新开户数逾265万户,较今年7月的新开户数增逾三成,同比增长165.21%,远超去年同期水平。今年前8个月上交所A股合计新开户数达到1721.17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8%。

薄晓旭表示,在交投活跃度持续提升、资本市场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的双重因素驱动下,券商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展望未来,广发证券分析师陈福表示,券商业绩将有四方面支撑。

一是增量资金接力入市打开券商经纪、两融等业务的增长空间;

二是随着长端利率下行而分红提升,权益市场吸引力逐渐增强,有望提升券商的业绩弹性;

三是高质量发展趋势下市场信心稳步增强,券商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估值隐忧缓解;

四是券商行业已越过成本高企拐点,有望步入净资产收益率的持续上行周期。

东吴证券分析师孙婷表示,考虑到今年三季度以来A股市场交投活跃,上调证券行业全年的盈利预测。从长期角度来看,在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以及券商重资产业务能力和效率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未来上市券商估值仍存在上升空间。

此外,资本市场改革预期持续强化,且政策鼓励优质券商通过并购做优做强,预计大型券商优势仍显著,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

责任编辑:蔡媛媛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年内27家A股公司因资金被占用收到监管函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年内已有27家A股上市公司因资金占用情况被交易所采取监管措施,监管层对资金占用行为的惩戒力度与规范决心可见一斑。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问题屡禁不止,根源或在于股权结构不...【详细】

证券时报证券2025/09/18

挖掘中国资产投资机会 外资下半年以来调研A股公司近1800次

下半年以来,近400家外资机构密集调研A股上市公司,累计调研次数近1800次,释放出对中国资产持续关注的积极信号。参与调研的外资机构不仅包括高盛、富达、贝莱德、瑞银等国际知名投行和资管公司,还有老虎太平洋基金、Poi...【详细】

中国网证券2025/09/17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迎关键节点 A股公司“闻风而动”

“下周将在特斯拉内部与各部门开会,重点关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生产计划以及车辆生产和交付。”9月16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透露的行程,点燃了大洋彼岸市场对机器人概念的热情...【详细】

中国网企业要闻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