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由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承办的“北京日”暨投资北京大会活动在首钢园召开。大会上,释放合作机遇与政策红利,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领域发布140个招商合作项目,招商规模达1397.5亿元;推出20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集中呈现北京的合作机遇、“两区”建设开放成果、惠企政策,向全球释放开放合作商机与务实举措。

当前,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的关键支柱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当日的会议上,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行长蔡兴华介绍道,2024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8.7万亿美元,增长9%,而同期,全球贸易的增速仅3.7%;服务贸易占全球贸易的26.4%。
从我国来看,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的总量为1万亿美元,占全球的1/8;服务贸易占比为14.6%。再具体到北京,去年北京服务贸易总额约为1300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的1/8;北京服务贸易占北京贸易总额的16.4%,相较全球服务贸易的占比低10个百分点。
除了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外,北京还是全国首个医药健康产业破万亿的城市,也是“人工智能第一城”。
大会上,跨国药企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讲述扎根北京、协同产业创新的故事,凸显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开放生态吸引力。
据彭阳介绍,丹纳赫扎根中国,目前在华业务规模约30亿美元,有9家工厂,其中有3家在京津冀落地。“在北京,我们看到很多政府引导的对创新药、对生物制造产业的支持政策,同时,北京有非常多的科研机构和顶尖人才,这些都是外资药企对北京看好的选择,也是丹纳赫看好北京的一个重要考量。”
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谱华章”)作为北京人工智能行业代表,聚焦AI独角兽的“北京加速度”,展现在京技术迭代与产业赋能路径。
智谱华章总裁王绍兰则在会议上谈道,公司来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2019年通过学校的成果转化成立。在赋能北京方面,公司推出政务智能体,打通家校数据连接,在京西推出“潭柘智空”京西文旅大模型。
服务贸易飞速增长的同时,北京市的投资环境也在为实体经济发展持续赋能。近年来,北京市累计设立8只政府投资基金,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围绕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持续进行技术突破,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日会上,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潘金峰从资本视角,探讨“北京产业生态如何赋能科技企业价值提升”,为产业资本融合提供思路,多维度呈现北京产业融合创新活力。
“北京市设立了规模千亿的8只政府投资基金,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赛道进行力度空前的逆周期投资服务。截至2025年8月底,8只基金累计完成投决金额256亿元,累计出资约213亿元,其中涌现出独角兽企业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7家,连续创业者及其他创业企业34家,吸引社会资本867亿元,是基金实际出资额的4.08倍。”潘金峰表示。
近日,“高品质建筑与建筑项目ESG技术交流会”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环境社会治理(ESG)专委会、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北京康居认证中心、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可持续土木工程专委...【详细】
为期三天的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即将落幕。去年四季度以来,风电行业“反内卷”行动初显成效,风机招标价格回升明显。不过,在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风电投资收益波动性增加。在此次展会上,多方行业人士呼吁推动风电集...【详细】
10月20日至22日,以“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携手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2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作为全球风电领域的“灯塔”,大会以1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