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保险公司月度保费收入(指原保险保费,下同)披露问题近日再度引发关注。
中国平安近日在上证e互动平台就不再继续披露每月保费收入公告回复称,“切换新准则后,原保险保费收入不能完全反映保险公司尤其是人身险公司的保险服务收入情况,此项也不是目前监管要求必须披露的信息。保险经营每个季度都有波动,短期数据对投资者价值不大,公司更注重价值指标,而非规模指标。”
公开信息显示,A股5家上市险企此前每月定期披露保费收入公告。2025年2月起,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3家公司未再更新相关数据,另两家上市险企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仍定期披露该数据。
截至2025年7月31日,新华保险今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民币13,780,627万元,同比增长23%。就2025年前7月保费收入,新华保险表示,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专业化、市场化、体系化改革,推动传统营销模式向现代营销模式转型升级,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强化基础管理,不断加强渠道建设和营销队伍建设,全面打造服务赋能体系,提升经营与服务能力,促进经营管理提质增效。
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增速自2025年以来始终保持跃进式高增长。具体来看,2025年1月、1-2月、1-3月、1-4月、1-5月和1-6月,该公司实现保费收入分别为394.49亿元、511.24亿元、732.18亿元、853.79亿元、990.90亿元和1212.6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29%、28%、27%、26%和23%。
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增速一年前也曾出现一次大跃进式转正。2024年前8月,该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302.82亿元,同比增长1.9%,扭转了此前连续7个月的负增长态势。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1月、1-2月、1-3月、1-4月、1-5月、1-6月和1-7月,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298.90亿元、395.91亿元、571.93亿元、672.24亿元、785.70亿元、988.32亿元和1118.75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15%、15%、12%、12%、11%、8%和6%。
2024年1-3月、1-4月、1-5月、1-6月和1-7月,新华保险保费增速在5家上市险企的寿险业务中连续垫底。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1-3月、1-4月、1-5月、1-6月和1-7月,中国人寿保费收入增幅同比分别为3.2%、3.9%、4.3%、4.1%、4.4%,人保寿险保费收入增幅同比分别为-8.2%、-5.9%、-3.6%、0.3%、1.5%,平安人寿保费收入增幅同比分别为0.9%、1.9%、3.2%、5.1%、6.4%,太保寿险保费收入增幅同比分别为-5.4%、-3.5%、-2.1%、-1.2%、-2.6%。
2023年底,新华保险“换帅”。当年12月,新华保险收到金融监管总局《关于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杨玉成任职资格的批复》(金复[2023]496号),金融监管总局已核准杨玉成担任新华保险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值得一提的是,财政部于2020年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财会〔2020〕20号,以下简称“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保险业内一般称之为“新会计准则”或“IFRS17”,根据文件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新准则。
新华保险相关人员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切换新准则,2024 年1月至7月公司各月度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下降与新旧准则切换无关。
9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批复,同意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投资设立人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管理公司”)。这意味着由保险公司设立的健康...【详细】
大健康领域无疑是保险行业转型的一大“风口”,各大险企纷纷布局。9月17日,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运用自有资金2亿元投资设立人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进军健康...【详细】
“最近一款被称为‘保底王者’的增额终身寿险悄然走红。对比内地险,在收益上,它保底2%,分红3.1%,总预期收益率能达到5.1%,遥遥领先。”近日,深圳一家保险经纪公司的经纪人向记者推介一款香港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时如此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