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近日公布《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2026年3月1日起施行。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司监管一处处长刘春介绍,《规定》的实施将为严格把关源头质量、加强中药生产全过程控制、提升中药质量、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新质生产力发挥积极作用。
“《规定》是在《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其相关附录基础上,根据中药生产特点制定的专门要求,是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药生产及其监督管理的补充。”刘春介绍,《规定》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体现中药生产特点,立足中药生产实际,综合既有监管经验,突出强调从中药材基原管控、规范生产,直到药品出厂放行、上市后监测评价和风险控制等全链条、全环节和全过程质量控制。同时,聚焦影响中药生产和质量的源头问题、关键环节,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着眼中药材规范化发展,鼓励中药生产加快改造升级,推进数智化转型。
如何推进符合中药特点的生产监管体系建设?从具体条款看,《规定》强调中药材质量评估,加强供应商审核,有序推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引导中药企业将质量管理体系延伸到中药材生产全过程,减少中药材供应中间环节。加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优化工艺验证规定,明确均一化处理和提取浸膏偏差控制要求,强化中药委托、受托生产及恢复生产的研究验证及其监督管理,严格中药注射剂生产监管,监督企业保证中药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将推动药品行业向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部分中药企业已在生产改造升级、降本增效方面积累经验,奠定品牌建设基础。
刘春说,《规定》明确鼓励企业将质量管理体系延伸到中药材生产全过程,运用现代科技加快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有序建立关键环节的可视化视频监控,探索应用在线检验和监测,逐步采用信息化实时记录替代传统纸质记录,促进中药数智化转型;同时,持续强化原料质量审核,加强过程控制,严格质量管理,引导和督促企业在保证质量基础上,推动生产改造升级,提升中药质量,打造更好的中药品牌。
国家药监局近日公布《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2026年3月1日起施行。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司监管一处处长刘春介绍,《规定》的实施将为严格把关源头质量、加强中药生产全过程控制、提升中药质量、因...【详细】
依托“医药健康+金融资本”双轮驱动战略,今年上半年,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敖东”,000623.SZ)净利润实现逆势高增,其中核心产品安神补脑液市场占有率超80%,年销售收入超7亿元。“吉林敖东人始终认...【详细】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共计27家中药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其中,10家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增幅超10%的有6家;13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占比约48%。当前,我国医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