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方企业新闻网 » 产 业 » 金融 » 正文

多家银行大力度转让信用卡不良贷款

2025-08-28 11:54:16 来源:证券日报

近期,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登中心”)官网信息显示,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公告,公开转让2025年第6期至第12期共7期个人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项目。从价格维度看,此次转让折价力度较大,多期项目的转让起始价不足未偿本息总额的0.15折。

据梳理,2025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密集推进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工作。不仅整体转让规模可观,折价力度也较以往显著加大。

大规模、低折扣转让

从上述公告看,华夏银行此次批量转让的不良贷款的未偿本金总额合计44.83亿元,未偿利息总额合计63.05亿元,未偿本息总额共107.89亿元。这7期个人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转让项目将于本月下旬开展线上公开竞价,起始价合计2.45亿元,约为未偿本息总额的0.23折。

2025年以来,银行个人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节奏明显加快,百亿元以上规模的转让项目频现,且普遍以低折扣成交。银登中心公布的信息显示,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已密集发布公告,挂牌转让个人不良贷款(信用卡透支)项目。其中,多家银行的转让规模达百亿元,且竞价起始价相对未偿本息总额的折扣力度较大,有部分项目起始价低至总额的0.2折左右。

银登中心近日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统计》显示,2025年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达370.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3亿元增长7倍有余;其中,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转让规模为51.9亿元。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部分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折扣率较低,核心在于资产回收预期差与时间价值损耗。逾期时间长、借款人资质弱、分布分散,叠加法律追偿难度大,银行急于出清,受让方议价能力增强,压低价格。

探索多元化路径

对于当前信用卡不良贷款密集挂牌转让的现象,田利辉表示,这折射出信用卡业务的核心痛点——过度依赖增量扩张、风控能力薄弱、催收效率偏低。此前银行业“发卡竞赛”导致客户质量良莠不齐,而信用卡作为无抵押贷款,其催收高度依赖司法程序,回收效率难以匹配高风险客户的实际价值,多重因素叠加下,最终导致了高频次、大力度的不良贷款转让。

从银行动机来看,田利辉认为,批量转让不良贷款兼具短期“清库存”与长期“调风控”的双重作用。短期层面,受前期过度授信影响,信用卡风险集中释放,银行需通过转让快速优化资产质量;长期层面,这一行为更体现出行业发展逻辑从“增量扩张”向“存量经营”的关键转变,行业进一步聚焦优质客户。

关于未来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节奏,上海冠苕信息咨询中心创始人周毅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短期内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的转让节奏或维持当前水平,甚至可能进一步加快。银行需持续优化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以更好地符合监管要求与应对市场竞争压力。

在处置渠道创新上,田利辉提到,除批量转让外,商业银行正积极探索多元化路径以提升不良资产回收效率,包括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开展债务重组、借助AI技术赋能催收、建立“催诉调一体化”合作处置机制,以及尝试不良资产跨境转让等,通过多维度举措进一步拓宽处置空间。

从长期治理角度,田利辉表示,银行需从源头减少不良贷款产生,以缓解后端处置压力:前端需优化客户筛选,搭建动态授信模型;中端要强化场景风控,设计刚需消费场景;后端需完善退出机制,对高风险客户主动降额或关闭账户。同时,还需推动消费金融健康发展,联合监管引导理性消费,降低合规客户的融资成本。

责任编辑:蔡媛媛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多家银行着力优化线上动账服务

近日,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称,对账户动账短信服务进行调整,不再为部分账户提供免费动账短信提醒。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在调整账户动账短信服务后,银行将更注重优化线上动账服务。多家银行在公告中同步提及,调整短信服务后,将进...【详细】

证券日报金融2025/09/18

银行秋季招聘加码争夺金融科技人才

“金九银十”求职季,全国主要商业银行2026年度校园招聘陆续开启。当前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纵深推进,技术驱动业务增长已成为各家银行的战略共识,银行的人才需求结构也应时而变。《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秋季招聘(以下简称“...【详细】

中国网金融2025/09/17

一单难求与挂牌转让 大额存单“围城”

“国有行大额存单利率跌破2%,存着不划算”“民营银行高息存单刚看到就售罄,手慢无”“想提前取存单,转让区挂了好几天都没成交,只能降价让利”……近期,社交平台上关于大额存单的讨论热度攀升,不同银行的产品呈现出“冰火两重...【详细】

北京商报金融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