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保险许可证信息机构退出列表显示,截至8月28日,今年以来,全国保险公司共撤销2153家分支机构,新设仅254家,净减少1899家。
事实上,保险机构“瘦身”并非新鲜事,这一趋势已持续五年有余。据《金融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2024年,被裁撤的保险公司及分支机构数量分别为980家、2196家、3020家、2065家和2012家。五年多来,合计超过1.2万家机构被注销,其中2022年达到顶峰。
今年以来,保险公司裁撤分支机构数量又出现明显增长。具体来看,被裁撤的分支机构主要以人身险公司为主,主要为支公司和营销服务部。地域分布上,撤销机构多集中于县域及三四线城市。
大量裁撤分支机构的背后,是保险行业在数字化转型、精细化成本控制以及市场需求深刻变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的主动选择。
一方面,视频理赔、人工智能(AI)核保等数字化服务渗透率持续突破,不仅提高了保险服务的效率,也让消费者更倾向于在线上购买保险产品,减少了对线下分支机构的依赖。
另一方面,运营成本高昂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据估算,保险公司传统线下网点的年均运营成本普遍超过百万元,一些三级、四级基层机构,保费规模和险种结构难以承担这种运营成本。
此外,监管部门提出要推动行业清理虚挂人力、低效机构。强化精细化管理能力、完善集约化运营体系,并鼓励中小公司强化销售渠道垂直管理,缩小管理半径,合并裁撤低产能分支机构,降低运营成本。
业内专家表示,从短期视角看,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集中裁撤可能会对部分消费者的线下服务体验造成一定影响。但从行业发展规律来看,线下机构的优化收缩是数字化转型浪潮下的长期趋势,符合保险行业降本增效、提升服务质效的核心方向。因此,保险公司顺应这一趋势推进机构布局优化,既是对行业发展规律的遵循,也是提升自身可持续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9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批复,同意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投资设立人保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管理公司”)。这意味着由保险公司设立的健康...【详细】
“最近一款被称为‘保底王者’的增额终身寿险悄然走红。对比内地险,在收益上,它保底2%,分红3.1%,总预期收益率能达到5.1%,遥遥领先。”近日,深圳一家保险经纪公司的经纪人向记者推介一款香港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时如此描...【详细】
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在9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政策措施》坚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协同发力,以扩大优质供给为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