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安世中国及荷方的表态看,已经持续了一个半月的安世之争,远未到平息的时候,实际上至今没有太多实质性进展。

安世之争,给业界,给拟收购境外核心资产的中国企业哪些启发?本文以华为发展史上的几次成功和失败的收购案为例,做一些探讨。
2002年,美国光通信厂商Optimight,在长途波分光通信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因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破产,华为以400万美元收购Optimight核心技术和专利。这是一桩经典的极其划算的成功的收购案例,此收购助力华为成为全球长途光传输领域的领导者,优势保持至今。
2003年,华为收购美国网络设备处理器厂商Cognigine,加强了华为在交换机和路由器核心处理器方面的技术实力。
2012年,华为收购英国集成光电器件公司CIP,将其纳入华为英国研发中心。
2013年,华为收购比利时硅光技术开发商Caliopa,将其并入华为比利时研发中心。Caliopa专注于硅光子技术的光模块研发,Caliopa及英国CIP的收购,助力华为海思光电子成为全球光器件/光芯片领域的领导者。
2007年,华为联手贝恩资本以22亿美元竞购美国网络设备商3Com,3Com同意了,然而,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以“国家安全” 为由否决了。
2010年,华为以200万美元收购3Leaf Systems的云计算专利及部分资产,同样是因为CFIUS施压,华为被迫剥离已收购的资产,宣告收购失败。
2011年,华为得知陷入财务危机的摩托罗拉拟出售其无线网络业务,在华为出价后,还是CFIUS,以安全威胁为由阻挠,最终诺基亚西门子网络(诺西)以低于华为的出价(12亿美元)收购。
从以上不完全统计的华为几个收购案例,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华为收购成功的案例,都发生在早些年华为及中国科技实力不是很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待华为体量上来后,及华为5G进入行列后,华为再也没有成功收购的案子。
华为收购成功的标的,都是初创企业或独角兽企业。当华为有实力收购美国成熟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后,再也没有成功收购的案子。
自2018年起,华为在全球遭受极限打压后,再也没有开展境外资产收购,而是依靠华为自己在全球分布的几十个研究所/研发中心,压强式研发投入(近十年研发投入1.24万亿元),自己研发核心技术。

强如华为,收购发达国家的成熟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竟如此之难。而,体量上远不如华为,资金实力、技术实力、跨国经营管理能力远不及华为的闻泰科技,"蛇吞象"式并购安世半导体,可以说,从一开始就为后续的冲突埋下了“雷”。
况且,此前的安世半导体并非“等闲之辈”,其前身是荷兰飞利浦的半导体事业部,后来恩智浦的一个事业部,再后来被恩智浦打包出售,买家改名为“安世半导体”。安世现在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标准器件供应商,在半导体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及功率MOSFET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垄断地位和比较强大的技术积累,安世的产品广泛应用在汽车制造、工业控制、通信和消费电子等众多领域。

加之,地缘因素导致错综复杂的多方博弈,恐不是闻泰科技所能把控!
可见,如果没有“金刚钻”,就想揽“瓷器活”,风险绝对是很大的。
总之,核心技术是最很难通过走捷径买来的,靠谱的还是踏踏实实搞研发,自主创新,这是被华为的实践证明了的。
从近期安世中国及荷方的表态看,已经持续了一个半月的安世之争,远未到平息的时候,实际上至今没有太多实质性进展。安世之争,给业界,给拟收购境外核心资产的中国企业哪些启发?本文以华为发展史上的几次成功和失败的收购案为例,做...【详细】
据华为终端消息,华为 WATCH Ultimate 2 正式开启预售,提供两款全新配色,是首款支持北斗卫星语音消息的穿戴设备,其中苍穹黑定价 6499 元,蔚海蓝定价为 7499 元。但也有网友表示,这表的目标客户根...【详细】
华为云计算业务多位管理层被问责,接受处分,其中,华为董事、云计算BG CEO张平安被连降三等。10月18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多位华为内部人士处证实,近日,华为纪律监察委员会就华为云计算BU提交的有关云业务造假与经济舞弊...【详细】